3D打印耗材储存误区及其储存环境与条件要求
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,3D打印耗材成为了很多制造业和创客社区中的必备资源。无论是PLA、ABS、PETG还是TPU等常见打印材料,它们的储存条件对其打印效果和寿命影响重大。不恰当的储存不仅会降低材料的打印质量,还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坏或性能下降。因此,了解如何正确储存3D打印耗材,避免常见的储存误区,对于确保高质量的打印结果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3D打印耗材的储存误区以及正确的储存环境和条件要求。

一、3D打印耗材的储存误区
1. 忽视环境湿度
许多3D打印爱好者和专业用户会忽视湿度对打印耗材的影响。大多数3D打印耗材,如PLA、ABS、尼龙等,具有较强的吸湿性。特别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,材料容易吸湿,导致其性能下降。例如,PLA吸湿后容易发生打印时的气泡、翘曲等问题,影响打印质量。尼龙等材料在吸水后会变得更加脆弱,甚至会影响到打印件的耐用性和强度。
2. 不适当的温度控制
温度对3D打印耗材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。很多人认为将材料储存在室温下就足够了,实际上,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材料的性质。尤其是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材料,如TPU(热塑性聚氨酯)和ABS,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,会导致材料老化,甚至变质。储存材料的温度应控制在推荐的范围内,以保持材料的最佳性能。
3. 存储位置不当
3D打印耗材应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。紫外线和强光会加速某些材料(如ABS和PETG)的老化过程,导致其脆化或色彩褪色。此外,一些耗材还容易受到氧气和污染物的影响,空气中的尘土、油污等可能附着在材料表面,从而影响打印效果。因此,储存耗材时应避免将其放置在容易接触到污染源的位置。
4. 未使用封闭包装
许多用户在储存3D打印耗材时,常常忽略材料包装的密封性。一旦包装袋损坏或密封不良,材料可能会暴露在空气中,吸湿或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。特别是对于吸湿性较强的材料,使用未密封或不合适的包装将大大降低材料的性能。
二、3D打印耗材的储存环境与条件要求
1. 湿度控制
适当的湿度是3D打印耗材储存的关键。理想的湿度应保持在40%-60%之间,这有助于防止材料吸湿或干裂。为确保良好的湿度环境,建议使用专门的干燥箱或密封袋来储存耗材,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地区。市场上也有针对3D打印材料的干燥盒,内部可以控制湿度,确保材料在使用前始终保持干燥。
2. 温度控制
3D打印耗材的理想储存温度一般在15°C至25°C之间。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发生老化和变质,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让材料变得更加脆弱。为避免温度波动对材料造成影响,可以将耗材存放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,避免将材料暴露于暖气片、空调、炉子等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。
3. 光照和紫外线防护
3D打印材料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直射阳光和紫外线下。紫外线会导致一些材料发生光降解,进而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,如强度、韧性和耐久性。为了避免这一问题,建议将耗材存放在不透光的储存容器中,或者选择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包装袋,确保材料不受阳光直接照射。
4. 密封包装和防尘
吸湿性较强的材料,如尼龙、TPU等,尤其需要在储存过程中保持密封。使用带有干燥剂的密封袋或包装箱可以有效防止材料吸湿。此外,存储空间应保持干净、无尘,以避免外部杂质影响材料质量。为了进一步防止污染,可以考虑使用专门的密封容器或干燥箱。
5. 储存位置的选择
选择合适的储存位置对于3D打印耗材的保养同样至关重要。避免将材料存放在潮湿、温度变化剧烈或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。建议将耗材存放在干燥、阴凉的地方,远离热源、湿气和灰尘。此外,可以将材料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,以便于管理和定期检查。
三、如何识别材料是否受损
1. 外观检查
在使用材料前,可以通过检查其外观来判断材料是否受损。吸湿后的材料可能会出现翘曲、变形、潮湿的表面,甚至会看到表面有水珠。对于已经吸水的材料,进行干燥处理前不建议使用,以避免影响打印效果。
2. 性能测试
进行小范围的打印测试,可以帮助检查材料的状态。如果打印过程中出现气泡、断裂或变形等现象,可能是材料受潮或温度不适所致。此时,建议先对材料进行烘干处理,再进行进一步使用。
结语
正确储存3D打印耗材是确保打印效果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。通过控制湿度、温度、光照等环境因素,避免常见的储存误区,可以有效地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和性能。对于不同类型的3D打印材料,采用合适的储存方法,避免不当的环境因素,是每个使用者都应了解并实践的知识。确保材料在最佳状态下使用,不仅能提高打印质量,还能节省材料成本。